top of page
der-shine

從總統大選看台灣與德國的人文差異

已更新:7月2日

從總統大選看台灣與德國的人文差異by 留德青山顧問


台灣總統大選結束了,選舉引起了不少家庭革命,情侶紛爭,甚至在選舉過後來公審對立方的行為言語,這樣的社會現象,在歐洲又是怎麼樣的呢?


先從選舉說起,以德國為例,不熱衷於政治,鮮少看到任何的政治活動,即使是選舉期間,在街上也比較少看到旗幟或是造勢活動。在台灣,競選則永遠是新聞媒體的焦點,拜街遊行、大張旗鼓的造勢等活動顯而易見。


可能是因為德國歷史上不堪的政治迫害讓他們刻意避開政治集會,而且足球賽事風行,人們有支持、反對等情緒出口的管道,在球場上的勝負可能比政壇上的競爭更引人關切。


單就從政黨組成來看,德國是多黨制,政黨都必須合作組隊才能勝出,甚至選贏關鍵在於少數方。小黨也有機會做大,像是關注於環保綠能的綠黨,在德國聯邦跟歐洲近五年內都有約翻倍的席次,目前躋身為德國第三大黨。相較而言,台灣是兩黨制(雖然今年2024有三黨參戰,以比重來說仍為兩黨制),比較會像零和賽局的競選 — 非贏即輸。同樣情況也反映在美國的兩黨制,在大選期間兩黨對立的緊張程度如劍拔弩張。但兩黨制在執政上會比多黨制來得有效率,而且在野黨也可以起到監督作用。



說回政治引起的紛爭、群體公審現象。

台灣在亞洲以團體為本的社會。我們不喜歡看到跟我們不一樣的特質,如果有人發出不一樣的聲音,很容易就成為眾矢之的。從家庭、班級、職場到整個社會都是如此。我們把關注放在整個社會的和諧,把大眾利益放於自己利益之上。往好處看就是守望相助、有人情味、慷慨救濟、有同理心,但往壞處看,少數方容易在遇到不公義的事情時選擇忍氣吞聲;多數方變成揪罪犯一樣,硬要把別人的課題當成自己的課題。


像這樣的公審行為在歐洲基本不常見。

德國在歐洲以個人為本的社會。因此對於不同的意見也比較包容,誰有理聽誰的,無關乎位階、經歷。但往壞處看,在德國人與人之間比較漠不關心,你要是自己不去爭取,也不會有人替你多著想。


“尊重個體差異”在歐洲是根深蒂固的思維。相較於亞洲,歐洲對於犯錯較寬容,鼓勵從錯誤中學習。在亞洲,或許是被升學制度所限,又或者是人口競爭多,用一句在德的印度高階主管的話:「你在亞洲沒有一點犯錯的機會,一但犯錯機會就給別人了。」他就是這樣從印度底層爬起來的。


雖說歐洲包容差異,不過德國的包容也並非想像中的親切,德國人以批判性思考著名,也不容易給出讚美。在團體討論中,一個意見可能會先被鞭數十,討論不休,只不過一但決定了就會支持執行。批判但是尊重,給予空間犯錯,幾乎總是對事不對人,這大概可以總結德國人面對不同想法時的價值觀。


有一句話說「如果解決不了問題,那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。」這句話放在像台灣這樣的亞洲社會應該能多多少少反應現實,但是放在德國會被當成異類,因為提出問題的人沒有錯,有問題的是事情本身。


總而言之,文化上並沒有對與錯。這次藉由總統大選來談論德國與台灣的文化差異,我們看到了不同的價值觀與社會反應。可以借鑑歐洲的對事不對人的思考方式。期許在未來,我們能更理解多元觀點,尊重、包容和放下每一個對立的觀點。


關注我們,以掌握最新歐洲留學職涯資訊!


22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